要想有至真至纯的性情,必须先要有真实的修养;有了广博的见识,才能写出不朽的文章。
【评析】
真性情在不同的文化情境中,含义是不一样的,有的强调合乎道德伦理之真,有的强调自然真实之真。前者突出性情的合理性,要靠长期的人生修养得来,从对古圣人之道的体认中来;后者突出人性自然的一面,只要顺应自然,无伪饰,便是真性情,讲求随性。本则当然是前者,认为真性情是从长期的道德涵养中来。同样,见识也是从读书、体察、涵养中来的,只有有真正的大见识,才会有大文章。古人所谓“有德者必有言”,说的正是这个道理。这里说的大文章并非指技巧的优秀,而是思想的深刻,能够洞察人性、社会情伪。
第一六三则
为善之端无尽,只讲一“让”字],便人人可行;立身之道何穷,只得一“敬”字,便事事皆整。
]让:礼让,推辞。
做善事的方法无穷无尽,只要讲求一个“让”字,就人人都能做善事;立身处世的道理无穷无尽,只要做到一个“敬”字,所有的事情就都能井然有序。
【评析】
现代人多把做善事理解为慈善,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别人才是行善,其实这是把善狭隘化了。做善事的方式很多,一言一行,一举一动,只要符合社会道德,合乎圣人之言都属善行。具体而言,在处理具体事务中,能够体谅他人,体察人性,只要保持不求利,不争不夺的心态,处处礼让,在作者看来,就是善,是人人可行的。中国古人以“安身立命”来概括人生,即立身,也就是说如何安顿自我。在复杂的现实社会中,需要秉持礼敬之心,谦和辞让,真诚无伪,便能够在社会上安身立命。安身立命有两个层面,一是精神上的安顿和归宿,一是生活层面的安好,本则是从生活层面上说的。争夺是生存的本能,如同动物界争抢食物,争夺交配权,但社会的和谐不能靠争夺,争夺只能破坏社会和谐,因此,中国古人以“敬”来规范和限制争夺,属于个体道德层面的德性。但社会依然纷争不已,因为个体道德无法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追求,永远只是君子的理想,所以“敬”要推而广之,使整个社会都能遵循诚敬原则。但这仍然只是社会道德层面的建设,真正规范人性还要靠制度。
第一六四则
自己所行之是非,尚不能知],安望知人];古人以往之得失,且不必论,但须论己。
]尚:尚且,还。
]安:哪里,怎么。
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正确,尚且不能分辨,哪里还能知道别人的对错;以往古人言行的得失,暂且不必谈论,重要的是明白自己的行为得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