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 孔子曰“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”①又云“如有周公
5.3孔子曰:“奢则不孙,俭则固。与其不孙也,宁固。”①又云:“如有周公之才之美,使骄且吝,其余不足观也已。”②然则可俭而不可吝已。俭者,省约为礼之谓也;吝者,穷急不恤③之谓也。今有施则奢,俭则吝。如能施而不奢,俭而不吝,可矣。
孔子说:“奢侈了就会缺乏恭敬心,节俭就会鄙陋。与其不恭敬,宁可鄙陋。”又说:“即使一个人有着周公那样的才华和美德,如果他骄傲和吝啬,其他的也就不值得一看了。”如此说来,可以节俭,却不可以吝啬。节俭,是合乎礼制的节省简约;吝啬,是不体恤处于穷困急难中的人。现今,施舍之人大多奢侈,节俭的人又大多吝啬。如果能够做到施舍而不奢侈,节俭而不吝啬,那就可以了。 引言见于《论语·述而》。孙,同逊,谦逊,恭敬。固,鄙陋。 引言见于《论语·泰伯》。周公,文王之子,武王之弟,以才干、德行闻名于世,是圣贤的典范之一。 恤:体恤,救济。
节俭是一种美德,然而,过分节俭而丧失了济难救急的心,那就成了吝啬,则是要不得的。在别人遭遇困难和危急之时,帮助他们,那是仁心。违背了仁心的节俭,是自私,是吝啬。
如今,慈善事业成了一个新兴行业。许多人打着慈善的旗号,在作种种施舍,而观察一下他们的生活,又正如之推所说的一般:奢靡荒唐。在某种程度上,慈善成了他们追求名利的幌子。这也是一种极度不良的现象。
也许,我们应该过这样一种生活:对于自身与家庭的生活,应当保持节俭,而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,随顺仁心,尽力相助,而绝不吝惜!
5.4生民之本,要当稼穑①而食,桑麻以衣。蔬果之畜,园场之所产;鸡豚②之善,埘圈③之所生。爰及栋宇器械,樵苏脂烛④,莫非种殖之物也。至能守其业者,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,但家无盐井耳。今北土风俗,率能躬俭节用,以赡⑤衣食。江南奢侈,多不逮⑥焉。
百姓生存的根本,应当种植庄稼来解决饮食问题,种植桑麻来解决衣着问题。蔬菜、瓜果的积蓄,由自家的果园菜场生产;鸡肉、猪肉等美味,由自家圈养而拥有。乃至建造房屋的材料、种种器具,以及柴火、油脂等等,无一不是种植的产物。至于那些能够守持家业的人,即便是关着门,所需要的生活用品也是能够自给自足的,只是家里没有盐井而已。现今北方的风俗,大多能够做到节俭省用,以保障日常的衣食所需。江南一带则生活奢侈,大多做不到这样。 稼穑:种植和收割庄稼。 豚:小猪。 埘圈:鸡窝和猪圈。 樵苏:做燃料用的柴火。脂烛:照明用的油脂。 赡:丰足,充裕。 逮:及。
之推所描述的乃是古时百姓的生活状况——自给自足。今天,随着城市化过度发展,这样的生活已经很难想见了。纵然是在农村生活,也会因为分工的细化而难以做到。当然,之推的目的是为了强调生活应当保持节俭。
5.5梁孝元世,有中书舍人①,治家失度而过严刻,妻妾遂共货②刺客,伺醉而杀之。
梁孝元帝时期,有一位中书舍人,治家有违法度,过于严厉、苛刻,他的妻子和小妾便共同花钱买通一名刺客,趁他喝醉酒时把他杀了。 中书舍人:古时官职。 货:花钱买通。